宋
电话:4006686166
宋律师,执业多年,非常熟悉各类型法律及公检法机关内部的办案流程,办理了刑事辩护、婚姻家庭、合同纠纷、房产纠纷、债务纠纷等各类法律案件,能最大限度为当事人提供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。......更多介绍
宋,长沙合同纠纷律师,现执业于***律师事务所,法律功底扎实,执业经验丰富,秉承着“专心、专注、专业”的理念,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、每一个案件。所办理的案件,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。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、维护正义的信念,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。
事实上,无法履行合同与不履行合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一个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,一个是因为某一方的特殊情况不愿意再继续履行。当然,两者的界定是不一样的,导致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。那么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不履行的后果是什么下面,就让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吧!
一、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
根据《合同法》第110条规定,有违约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,没有违约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,当违约方继续履行所需的财力、物力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,合同已不具备继续履行的条件时,为衡平双方当事人利益,可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,但必须由违约方向对方承担赔偿,以保证对方当事人的现实既得利益不因合同解除而减少。
《合同法》第107条规定: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承担继续履行、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。”从这条规定看,当违约情况发生时,继续履行是令违约方承担的首选方式。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,是由于继续履行比采取补救措施、赔偿损失或者支付违约金,更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。但是,当继续履行也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,就不应再将其作为判令违约方承担的方式。
《合同法》第110条规定: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,对方可以要求履行,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: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;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;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。”此条规定了不适用继续履行的几种情形,其中第项规定的“履行费用过高”,可以根据履约成本是否超过各方所获利益来进行判断。当违约方继续履行所需的财力、物力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时,应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,用赔偿损失来代替继续履行。
二、不履行合同的后果是什么
1、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,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,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,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;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,请求赔偿损失。此外,若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,违约人依法还应承担刑事。
2、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,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,但应承担违约;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,并请求赔偿损失。
3、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一时履行不能,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,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,并承担违约,但此时履行不得违反《合同法》第110条规定。
4、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,债务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,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,但不得违反《合同法》第110条的规定,并同时承担违约;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债权人订约目的不能实现,债权人可解除合同,并请求赔偿损失。
5、若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,债务人的法律后果分别表现为:解除原债务的实行履行。因一时履行不能,债务人在不能障碍消除前不负履行迟延;遇有履行不能情形时,债务人有及时通知对方的义务,并有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的义务,如《合同法》第118条的规定;除承担违约,如《合同法》第117条的规定。
根据上述介绍到的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我们可以知道,若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,双方可进行协商,解除合同,若是因为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,则无法履行合同的这一方则需要担负相应的。
一、甲方不履行合同乙方怎么办
依《合同法》第108条的规定,所谓预期违约,以称先期违约,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,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。预期违约的实质是种毁约行为,分为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。所谓明示毁约,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到来之前,明确、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。违约广播这种毁约心思表示既可以是书面的,也可以是口头的。所谓默示毁约,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,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行为表现而预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。其构成条件为:
1、债务人的行为符合《合同法》第68条所规定的情形;
2、守约方具有确凿证据证明对方具有上述情形;
3、违约方不愿提供适当的履行担保。对于预期违约,守约当事人依法选择下列救济方式来追究对方当事人的法律。
二、合同违约的救济方法是什么
1、自救手段
依《合同法》第94条的规定,对于预期违约,守约方依此享有合同解除权,可单方解际合同,并可请求对方赔偿损失。此规定比较适合明示毁约。但对于默示毁约而言,因恐难以掌握对方违约的确切证据,故守约方不宜而采取解除合同措施,可参照合同法第68条规定,中止合同履行或中止合同履行或履行准备,以避免扩大自己的经济损失;立即通知对方当事人在预期间内提供适当的履行担保。若对方当事人在处理期间内不能提供适当担保,应视为对方明示毁约,此时可依法解除合同,并请求赔偿损失。此种自助措施与行使不安履行抗辩相似。
2、司法救济
依《合同法》第108条规定,一方当事人违约,对方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。此种措施,对于明示 毁约易于操作;但对于默示毁约,守约方须掌握对方预期违约的确切的证据后方可诉诸法律,否则,将因证据不力反而于己不利。
在日常生活中,公民常常与他人发生约定,那么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都会与对方签订合同,同时也会在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,如果任何一方做出了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,也会按照合同的规定来进行处罚,当出现了无法履行合约的情况,我们也可以通过协商来解除合同。